高青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始建于1951年,學?,F位于縣城廣青路131號,占地38974平方米,建筑面積10341平方米,實訓設備值407萬元,在崗教工162人,專業技術人員154人,其中高級教師45人。學?,F開設數控技術應用、機電設備與維修、焊接技術應用、電工電子、紡織技術與營銷、紡織制作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財經、農林果蔬、學前教育等專業,其中農林果蔬專業被認定為市級教研中心,機械專業為市級骨干專業。2004年,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近幾年春季高考成績斐然,2015年本科上線146人,2016年本科上線117人,??粕龑W率100%。
高青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始建于1951年,2004年,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近幾年春季高考成績斐然,2015年本科上線146人,2016年本科上線117人,??粕龑W率100%。
現占地5.8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辦公樓、教學樓、圖書實驗樓、學生宿舍樓、教工宿舍樓、實習服務樓等,建筑面積22000余平方米。
學校先后被淄博市教育局評為“淄博市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示范學?!?,被縣教育局評為“教育目標考核先進單位”,被市政府評為“平安淄博”建設先進集體”,被省勞動廳確立為“再就業培訓基地”、被市交通委評為“交通安全優秀示范學?!?、被上級主管部門評為“對口高職升學先進單位”、“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各種教學設備達150萬元,主要包括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服裝廠、電子電力拖動實驗室、紡織材料實驗室、機電實習設備(液壓傳動、機械傳動模型等)、圖書室、體育器械、理化生儀器等。
學校通過獎、貸、助、補、免等多種資助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申請助學貸款、“綠色通道”、獎助學金、學費減免、勤工助學等資助項目。資助條件和標準由學校根據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按照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等5部門《山東省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魯財科教〔2020〕15號)以及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學校按照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標準及有關規定收費。退費按照省政府辦公廳《山東省高等學校收費管理辦法》(魯政辦字〔2018〕98號)相關規定執行。
經過十多年的辦學實踐,學校在辦學中注重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升學就業兩手抓,圍繞社會需求開展辦學。
學校成立教學部和就業培訓部,堅持以抓好高職升學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切入點,重視高職升學對學校招生帶動作用,抓管理,抓信息,抓教研,抓效率,進一步提高高職本科上線人數。2006年學校學生32人考取本科院校學習,占全縣本科上線人數的80%還要強。學校升學率逐年升高,本科上線連續三年排名全縣第一。
職業學校學生要想招得來、留得住,關鍵是要貼緊當地經濟建設,根據當地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設置專業,實行訂單式辦學。學校抓住我縣招商引資這一有利機遇,面向魯泰、魏棉、鉅創、宏業、蘭駿、海信、嘉業等周邊的知名企業開展招工招生。去年以來,學校先后增設了機電一體化、汽車駕駛、電氣焊、電工電子等專業。專業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學校通過外聘、專業教師進修、申請調入專業人才等途徑解決師資問題。通過向上級爭取、吸引社會力量、內部協調和聯系校外實習工廠多渠道解決學生實習問題。辦學中,學校注重建設骨干專業,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精、人精我大”,切實把重點骨干專業做大做強。目前,學校的服裝、計算機、紡織專業已確定為縣骨干專業,服裝專業確定為市級重點專業。
2、辦學形式靈活多樣,做到了長班、短班相結合,聯辦、自辦相結合。
職業教育要進一步發展,提高辦學效益,必須切實拓寬辦學渠道,通過上掛橫聯下輻射,走校校、校企聯合辦學之路。學校先后與福建師范大學、濰坊教育學院、山東冶金技術學院、淄博市交通技校、山東理工大學、濱洲高級技校等學校以及近50多家企業開展聯合辦學,增強了學校辦學實力。
學校堅持開展各類短期培訓,增加學校辦學活力和辦學效益,先后開展“陽光工程”培訓、計算機培訓、會計電算化培訓、電工培訓以及各類****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
3、正確處理文化課、專業課、實習課之間的關系。
根據各專業的不同特點及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職教教學規律,正確處理文化課、專業課及實習課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以文化課為基礎,以專業課為主體,以專業技能訓練為重點,文化課堅持以“需要”和“夠用”為度,課程開設緊貼用工單位需要。為使學生一專多能,學校開設選修課,大大增加了學生就業選擇機會。教學中,針對職業學校學生文化課基礎較差且參差不齊的實際,實行分層次教學促進了學生共同發展。
4、加強了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學校在辦學中始終貫徹“以人為本”,堅持把對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在廣大教職工中堅持實行了每月一次的集體政治學習制度,嚴格規范每周一及重大節日升國旗儀式,并通過國旗下講話等系列活動加強對廣大師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結合全國職業教育會議精神,學校把2006年定為“職業教育宣傳年”,大力宣傳學校辦學,敞開門辦學,學校還經常組織送文化下鄉文藝演出,提高了學校的文化品位,培養了師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切實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建立教職工全員德育工作機制,強化班主任工作,繼續實行輔導員體制,把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能力教育培養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勞動觀念、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和正確的價值觀。